艾灸时的灸量、时间该如何确定呢?

艾灸时的灸量、时间该如何确定呢?

1、由地利、地理定灸量如冬日灸量宜大,方能祛寒通痹,助阳回厥。另如北方风寒凛列,灸量宜大;南边气候温暖,灸量宜小。

3、由年纪、体质、性别定灸量不同的年纪、体质和性别,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灸的耐受性不同。古有以年纪定灸量,称随年壮,即随年纪由小至大而递加壮数,以壮年为限度。尚应考虑体质状况,并据男女生理、病理之差异而定灸量巨细。另外,因为种族差异,灸量对机体的影响亦殊。

5、由灸炷巨细定灸量灸炷的巨细,古籍述之颇详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云:“灸不三分,是谓徒冤,炷务大也”。要求艾炷底部规模不小于3分。此直接灸而言,若直接灸则不然,艾炷可小至粟粒大。在施灸时,通过选择恰当巨细之艾炷以操控灸量。

所以,有关艾灸的灸量是归纳考虑的,一般来说,伤口灸疗,作用较佳;或许可采用接连屡次短时刻的艾灸达到相同的作用。

1、一天中最佳施灸时间

据《内经·灵柩》记载: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,早晨为春、日中为夏、日落为秋、半夜为冬。

按照具体时间来分便是:

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,叫日春

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,叫日夏

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,叫日秋

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,叫日冬

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,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,特别是针对阳虚、气虚质的人,如怕冷,手足不温,免疫力低、大便不成形等。

当然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,艾灸的时间也不一样,如调理脾胃功能,可以在早上9-11点灸,养肾在下午5-7点灸,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。

展开全文

一般艾灸养生保健一般为:上午10-11点;下午2—4点为宜。

2、人体每个部位施灸时间

一般来说头部、面部、胸膈以上的部位不宜多灸,头面胸部穴位施灸时间相对短一些,建议20~30分钟;

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施灸时间,建议30~40分钟;

背部(背部腧穴)、下肢等肉厚部位则多灸长灸无妨,任何灸法均可使用,建议施灸时间40~60分钟左右。

艾灸专家微信18103085023 送“《灸除百病》、高清艾灸穴位图、马氏温灸法、《灸法秘传》、《扁鹊心书》、《中国灸疗学》、《灸绳》等60多部上百万字艾灸经典书籍供您学习操作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