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能快速找到教学楼吗?
找到了教学楼,
你能快速找到教室吗?
不慌
让小编带你认识一下一至六教
(大部分课程都安排在其中)
其实,除了一至六教,
还有很多课排在院系教学楼里。
大家可以在留言区说出你觉得需要介绍的院系教学楼,
咱们之后的推送见!
地理位置
三教、四教、五教、六教分布在学堂路的两侧,
一教和二教在日晷旁,
看地图就能看得很清楚啦!
本地图来自于清华大学网站
http://www.tsinghua.edu.cn/publish/newthu/newthu_cnt/intothu/intothu-2-1.html
教室命名规则
第一教室楼:简称一教。如:一教101,第一位阿拉伯数字为楼层,后两位为顺序号。
第二教室楼:简称二教。如:二教402。
第三教室楼:简称三教。教室楼分为三段,自南向北分别为一、二、三段。如三教3103或Ⅲ—3103(罗马字码Ⅲ代表第三教室楼):第一位阿拉伯数字为段号,第二位为楼层,后两位为顺序号。
第四教室楼:简称四教。如:四教4101,第一位数字代表第四教室楼,第二位为楼层,后两位为顺序号。
第五教室楼:简称五教。如:五教5101,第一位数字代表第五教室楼,第二位为楼层,后两位为顺序号。
第六教学楼:简称六教。分为A区、B区和C区,教室号为五位,如:6A018、6B108、6C300,第一位代表第六教学楼,第二位为区号,第三位为楼层,后两位为顺序号。
教学楼介绍
第一教室楼(一教)
位置:二校门里西侧
1952年建成
设计者:李道增
内部结构
高三层,一楼两端各开辟大阶梯教室一间,楼上设有大小授课教室多间。
周围环境
大门外右侧有被称谓“校园卫士”的两株一级古树--钻天古柏;左后侧是“校园第一碑”之称的“王国维纪念碑”。
一教教室平面图
第二教室楼(二教)
位置:一教北侧
1954年建成
设计者:周维权
内部结构
高二层,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,内含三个大教室和一个朴实敞亮的大会议室。多年来,一直是校机关召开会议、迎来送往以及对外联谊活动的得力场所。
建筑特点
与大礼堂区环境相协调,从总体布置到建筑风格处理上都采取了相应措施,如建筑外形采用坡顶、红砖墙身、拱券状门窗洞口等。
二教教室平面图
第三教室楼(三教)
位置:南北主干道东侧
1984年建成
设计者:谢照唐、王美娟、张晋芳
建筑特点
打破以往校园内教学楼设计的惯例格局,采用建筑群的设计方式,由三组平行的建筑组合而成,称作一、二、三段,分别为3、2、5层,彼此有联体和外廊相接。门前依据地势,设计成平台式广场,广场上有花坛、石凳等建筑小品,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恬静的休憩与交往空间。
用途
楼内设有语音实验室、电化教学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。可同时容纳3000人上课。楼内还附有宽敞的讲演厅,经常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。多年来,许多校内外学者,曾到这里作过学术、文化等方面的讲演。
三教教室平面图
第四教室楼(四教)
第五教室楼(五教)
位置:南北干道西侧
四教:1988年建成
五教:1987年建成
设计者:谢照唐、曹韩芬
建筑特点
两者巧妙地利用地形地貌:门前随坡就势铺设了步行道,成功地解决了地面高低相差2.75米的难题。第四教室楼以四层为主,第五教室楼以两层为主,大胆地使用红白两种色调,取得了与西邻的“清华学堂”等老教学区的建筑造型和色调上的谐和。
用途
第四、五教室楼内均为公用教室,“四教”大厅还每年举办学生课余科技成果展览等。
四教本学期将进行装修改造,所以就不放图啦,等改建后我们将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。
五教教室平面图
第六教学楼(六教)
位置:三教东侧
2003年建成
功能结构
清华规模最宏大、设施最先进的教学大楼,共有A、B、C三栋大楼,各区之间有连廊链接。有教学用房146间,其中公共教室103间,7750个座位;普通物理实验室42间,多功能外语活动中心1间;配置现代化教学设施,拥有高水平的多媒体电教及网络设备。
建筑特色
设计以最佳的教学科研单元体为核心,完善公共服务空间,营造交流空间;所有功能用房单廊布置,中间设置中庭并可自动开启其顶侧窗,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。该建筑风格质朴典雅,体现了校园建筑内在的文化特质。
六教教室平面图
部分资料摘自于《清华园风物志》
相信大家看了这么多介绍,已经能快速找到教学楼和教室了吧~
新的学期,要加油呀!
目前,学校已经启动教室改建计划,相信建校110周年前,以上教室楼将焕然一新:更丰富自由的空间、更灵活舒适的桌椅、更人文科技的内涵和更先进便捷的设备,将为更多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(讨论式教学、分组教学、案例教学、远程教学等)提供支持。
教室楼的新故事,我们一起期待吧!
一个彩蛋:
六教到底有几个门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